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

讓學劵還學術一個自由吧!

「教院風波」愈鬧愈大,繼莫禮時指因反對合併而不獲續任教院校長後,該院副校陸鴻基又稱有教統局官員多次要求莫禮時辭退經常批評教育政策的教員。雖則現在事件真假難辨,但前教統局常秘羅太叫陸副校「小心說話」的一幕,卻又真的教大家發現,學術自由在現行的教育資助政策下是如何脆弱。

政府官員跟每一個普通人都一樣,當然都是喜歡別人說自己愛聽的話、按自己的喜惡行事。問題在於,他們憑什麼膽敢一而再、再而三對鍾庭耀、莫禮時等學者、大專院校的行政人員指手劃腳?他們手中所拿著的,就是增減各院校資助的大權。當各院校的收入為政府官員所控制時,學者、院校的行政人員又怎能不仰人鼻息、「小心說話」(畢竟像鍾庭耀、莫禮時等這樣「不小心說話」的學者不多) ?

阿當史密斯(Adam Smith)早就告訴了大家,我們得到的麵包、衣服並不是出自麵包師傅、裁縫的善心。同樣地,我們也絶不能將維護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重任,寄望於公正無私官員的出現。要斬斷官員干預之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分配院校資源的大權,由政府交還給用家–莘莘學子和家長手中(是交還,不是給予)。推行學劵制(不是現在推行於幼兒教育的偽學劵制),把教育資源直接給予學生們,讓他們以自己的前途和興趣,決定把教育資源投放於什麼課程、什麼學院之中,還有什麼分配制度比由用家以自身利益,用腳投票來得更公正?有些意見認為學劵制會令一些沒有市場價值的學科消失,使教育趨向單一化。可是,我們在其他產品市場中看到的是,由市民當家作主的市場經濟中,我們得到了多元化、個人化的產品和服務,小眾喜好在市場經濟較在計劃經濟中得到了更好的照顧(除非,這個小眾喜好剛巧也是官員的喜好)。這使我們不由得不相信,學劵制不單不會使教育單一化,相反會令學生得到更切合心意的學習機會。

把教育資源的分配權置於官員手中,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便只能存活於官員削資的陰霾之下。家長學生們,難道你們沒有為自己作出選擇的信心嗎?學者、院校的行政人員,難道你們寧可每日活於幾名教統局高層的無形威嚇之下,也不敢面對學生,以配合他們的需要來找尋出路?

在此特別向胡鴻烈博士與他的夫人鍾期榮博士致敬,他們創辦的樹仁學院於去年正命為大學,成為現時唯一一間私立大學。當他們曾一度為避免政府干預而拒絕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提供兩億元資助的「好意」時(最後政府無條件為樹仁設立了基金),更教人知道他們是何等清楚明白捍衛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重要性。只有在學劵制下,如樹仁這樣的私立大學,像胡、鍾博士這樣高風亮節的學者,才能更廣泛在教育界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