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政府的訊息費用

美聯儲局因為眼見環球股市大瀉,而出乎市場意料減息四分三厘。現在卻發現大瀉原因是克維爾醜聞,法興大舉造淡對沖風險所致。政府中央的訊息,不見得較市場參與者為多。

更麻煩的是,市場今晚知道消息,明天便可調整,聯儲局總不見得會回頭調升多減的息率。

相關新聞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至理名言

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上場以後,致力為法國經濟鬆綁,最新動作是要打破「特權階級」的利益,其中包括把髮型師、獸醫和律師的保護性限額取消,增加職業流動性,零售商亦可自由買賣,和供應商議價等 。其中有分草擬改革方案的經濟學者阿塔利(Jacques Attali)表示,「法國社會充斥被縱容的人和特權分子,窒礙了法國經濟發展」。

不少管制均是披上為民著想、維護專業的外衣,最後卻變成窒息經濟彈性、保護特權分子的工具。為髮型師設限,是維護專業﹖是特權﹖

相關新聞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價格管制可以壓抑通脹﹖

中國以其低成本優勢,成為供應世界各地貨品的工廠,貿易盈餘持續強勁。面對透過貿易賺取的外匯,中央政府不願人民幣完全按照市場供求升值,只好增加人民幣供應、買入美元來減輕人民幣的升幅壓力。

雖然中央政府以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投資,更「身先士卒」以二千億美元儲備成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又多次調升內地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嘗試在維持匯率穩定之餘,同時避免增加國內貨幣供應。不過,從人民幣發行量近年持續上升,直至去年首八個月增加百分之十四來看,這些措施作用顯然有限。即使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亦不足以完全消化大量新增貨幣,過多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百分之七的通脹由此而來。

面對通脹,國務院在上周的常務會議中開出的「良方」,卻是加強價格干預、禁止多種必需品加價。其實管制價格以求壓低通脹的想法,並無新意,早在七十年代,美國尼克遜(Richard Nixon)總統在通脹壓力下,便曾實施大規模的工資和物價管制,最後當然以失敗告終。

迷信價格管制可以改善通脹下的社會問題,在於混淆價格與代價的概念;要取得貨品,價格可以、但不一定是全部代價。價格管制可以人為地壓低貨品名義上的售價,但受管制的售價不能平衡供求,迫使市場運用其他方式分配貨品,「走後門」、排隊隨處可見。市民付出的售價下降,卻需要付出排隊等非價格競爭的成本,兩者相加的總代價不一定因價格管制而減少。最重要的問題是,市民在非價格競爭中付出的成本—例如排隊的時間,不如價格競爭般,能從消費者轉移至供應者手中,反而可能成為無主孤魂、隨風消散。就如內地對成品油實施價格管制,曾有香港人親身經歷,在內地旅遊時,旅遊巴士途經六、七個油站而不得其油,司機苦況可想而知。價格管制限制了汽油售價,卻大大增加司機在油站大排長龍、四出尋油的時間代價。油價管制,油商固然叫苦,用家卻不得其利。

通脹是貨幣現象,價格上升只是貨幣供應過多的表徵,價格管制隱藏表徵無助解決問題,反而使市場失去價格訊息、並藉此平衡供求,更會在非價格競爭上虛耗社會資源。價格管制,既不利商、亦不利民,帶來的只是短缺和租值消散。


刊於1月19日蘋果日報論壇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糧票的凶兆

廣東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在物價顯著上漲時期恢復適用糧票、油票、肉票供給制度,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果真如此,今日應該是美國推行計劃經濟,而不是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了。

張五常教授說《新勞動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凶兆,看來其他凶兆亦不少。

格林斯潘看市場

"市場本身並非目的,建立市場之目的是為了協助人們有效分配資源。" — 格林斯潘(A. Greenspan), 我們的新世界(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公平競爭法》將會是怎樣的﹖

"當價格上升時,法官說是壟斷;價格下跌時,他們說是掠奪性定價;價格不變的話,則是合謀" — 朗奴‧高斯 (Ronald H. Coase) 談論反壟斷法(anti-trust)

Source: William Landes, “The Fire of Truth: A Remembrance of Law and Econ at Chicago”, JLE

這裡看到的。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慷市民之慨的「營養標籤法」

政府最快可於明年立法強制食品加上營養標籤,列明食品的熱量與七種營養資料,每年銷量少於三萬的食品則可獲豁免。化驗和更新包裝所費不菲,部分食品供應商已經表示旗下食品會因而加價。加價以外,更有銷量只是略高於豁免數額的食品,因為加上營養標籤不符經濟效益而可能撤出香港市場,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相信撤出市場的食品種類最高可達一成,營養標籤可謂使市民「有得睇冇得食」。

對於強制附加營養標籤引致食品加價、加重市民負擔,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早前指「市民為健康而增加食品開支無可厚非」。若然市民為健康而選擇價格較高、列有詳細營養資料的食品,固然是無可厚非;現在卻是政府強制食品加上營養標籤,市民為此增加食品開支,顯然不是無可厚非,而是政府大慷市民之慨。

資訊有價,市民固然認為得到愈多資訊愈好,只是世上並無免費午餐,提供更多營養資料的食品的價格亦會較高。要是大部分市民願意為更多營養資料付出較高價格,則食品供應商毋須政府插手,也必然爭先恐後加上營養標籤;近年有機食品、高檔超市大行其道,可見自由市場中的供應商自會「想市民所想」。相反,現時大部分食品未有推行政府要求的營養標籤,難道不正是市民反對為營養資料付出更高價格的最好證明﹖

反對政府立法強制推行營養標籤,不是反對營養標籤,也不是要求政府強制食品不加標籤,而是認為市場按照本身產品的特性、需求而決定是否加上標籤和加上甚麼標籤,能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立法強制推行營養標籤,其實是奪去了市民選擇不要營養標籤、但價格較低食品的機會,更不要說這些因而撤出香港市場的食品。對於選擇食品不以健康為先或不甚了解營養標籤準則的市民,更是不知因營養標籤而付出更高之價所為何物。

為民著想的口號漂亮動聽,惟各種以此為由而推行政策,實際上卻是要求市民放棄自身的生活選擇、按照官員制定的一套準則生活。官員認為市民應該需要知道特定的營養標籤,於是市民放棄選擇沒有標籤、價格較低的食品也無可厚非;官員認為市民應該需要以基金形式為退休生活作投資,於是放棄選擇使用該部分收入用作進修、創業、置業或其他形式的投資亦是無可厚非。自由市場的現況或許未能盡如己意,卻是無數個體衡量自身利益所作選擇的結果,官員坐在辦公室決定的劃一選擇真的能夠輕易取而代之、從而改善市民的生活﹖


刊於1月7日蘋果日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