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政府在發表新一屆的施政報告時,將會以天水圍作試點,推動公私營醫療服務合作計劃。新計劃中,醫管局將會把由專科轉介到普通科門診的長期病人,安排到區內的私家醫生診所跟進。病人的自費診金仍舊為四十五元,餘額將由醫管局補貼。
計劃內容仍未全面曝光,消息只稱醫管局會轉介病人至私人診所,卻不知病人能否對所轉介的診所表示異議。假如病人可以選擇所轉介的診所,計劃便是類似直接資助病人的「醫療券」,而非大部分評論所指之外判。「醫療券」與外判之別,在於病人的選擇權。兩者雖然只差一線,但在外判制度下,私家診所競爭的是擁有轉介權的醫生的青睞,而非病人的口碑,病人從中得益有限。
政府要資助市民享用某種服務,當然可以直接提供服務,然後只向市民收取部分成本。只是受資助的「國企」容易壟斷市場,在缺乏競爭下,難有動機改善服務及減低成本,因而造成浪費公帑的情況。報導指相同服務,公營診所的醫療成本高達三百元,區內私家診所最高收費卻不過一百八十元,可謂「高下立見」。
下放選擇權、直接資助市民,故然有利以市場競爭減低服務成本,但若要將「醫療券」全面應用於所有醫療服務,卻會面對不少問題。現時公營醫療服務雖然是開放給全港市民使用,惟其供應有限,在失去調價靈活性的情況下,輪候時間便成為分配資源的準則;如此準則,無非是將部分時間寶貴的病人摒於公營醫療服務門外。實行「醫療券」,市場供應解決輪候時間的問題,變相吸引全民使用有關資助;加上傷氣感冒等普通病症絕對是「可有可無」、「可長可短」,離不開價格下降需求上升的需求定律,而社會道德又必定不容政府規限資助治病的次數,全面實行「醫療券」恐怕會使政府醫療開支變成無底深潭。正因如此,新計劃只適用於專科轉介至普通科門診的長期病人,無疑是以專科的輪候時間把關,避免公營醫療服務因計劃而「客似雲來」。
公營服務成本不比私營,教育亦然;張五常教授最近便在其網誌指出,劍橋、牛津、哈佛等英美著名私立大學,其經費不及公立的一半,而香港政府給大學生的資助,已足夠送他們到這些一級學府就讀。相對而言,全面實行學券卻明顯較「醫療券」簡單;現在全港所有適齡學童均已獲九年免費教育,就讀中小學的機會一般只為一次,而限制市民大學教育的資助次數亦不見得有違社會道德。現在政府若真的考慮實行「局部醫療券」以優化公帑運用,則更不應忽視學券的可行性。
張教授說內地應該停止補貼,進而提供一次性資金「私有化」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輔以學券,這個建議在香港同樣可行。
張五常教授談公私營教育
5 則留言:
黃兄:
小弟最近曾分析醫管局年報資料,初步計算其實際個案成本遠低於私營收費,正切合我觀察到公營醫生繁忙的表徵(即相對固定成本較低),稍後有空或會行文詳作分析。
每次個案$300(未知數字從何得知?),恐怕是政府警告大家不要濫用的數字,這是普通科及專科的平均數字。公營門診大多為長期病患專科,每次可拿三個月藥。如果是私家專科,就算肯給三個月藥,恐怕亦要過千元收費。
我認為醫療主要是分析病人看醫生的需求價格彈性,大部份會用於普通科,我昨天有拙文分析,有空請賜教。http://pineapple-farm.blogspot.com/2007_10_01_archive.html
另外,小弟以為獅子山會諸君,經常批評官僚低效率。但只見於宣於情緒或理論,而未見於數據核查及分析,這大概不是研究經濟的應有態度吧
波蘿游君:
每次個案成本為$300,是報章引述政府「內部人士」的資料,君若認為數字是政府「靠嚇」,不妨略過不理(但平心而論,以帳面數字得出之比較,亦未必能盡信)。
無論如何,政府服務成本是高是低、質素是優是劣,實施「資助券」後便一目了然。直接資助的問題,就是服務對象無從選擇。
看過君相關之分析,認為醫療券是用作分析需求價格彈性的見解很有意思,但對醫療政策之貢獻,還望有更深入的分析。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醫療券把本來不受資助的一群(這些時間成本高昂,放棄使用公營醫療的人)也納入資助範圍,這個影響可以甚為深遠的。
謝謝君之提點,嚴謹得出來之數字重要,本人亦贊成多作分析。
醫療是少數economy of scale大得可以justify公營的服務。看看美國私營醫療制度﹐引至醫療成本大幅上升的例子。私營醫療不是簡單用供求曲線﹐可以就可以證明一定對社會有利。
現在美國也要走回頭路﹐某程度上重新推行公營醫療。
回hevangel:
行業有經濟規模效益不等於便要政府經營,私人企業自會行之。
醫療券複雜,在於病的定義模糊而可重複發生;君指之成本上升,不知是政府開支上升,還是私營醫療處理個案的成本上升。
可況,比較成本時,不可忘記公私醫療質素上相差甚遠,其中使用在防止醫療事故上的成本便有所不同(當然不是私營療機構院特別關懷病人,只是私營療機構若出現嚴重失誤,定必影響生意,有切膚之痛)。
明, 張五常先生的說法只對最最搶手的名校中的名校適用。君不見名校都轉直資了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