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價格管制可以壓抑通脹﹖

中國以其低成本優勢,成為供應世界各地貨品的工廠,貿易盈餘持續強勁。面對透過貿易賺取的外匯,中央政府不願人民幣完全按照市場供求升值,只好增加人民幣供應、買入美元來減輕人民幣的升幅壓力。

雖然中央政府以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投資,更「身先士卒」以二千億美元儲備成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又多次調升內地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嘗試在維持匯率穩定之餘,同時避免增加國內貨幣供應。不過,從人民幣發行量近年持續上升,直至去年首八個月增加百分之十四來看,這些措施作用顯然有限。即使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亦不足以完全消化大量新增貨幣,過多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百分之七的通脹由此而來。

面對通脹,國務院在上周的常務會議中開出的「良方」,卻是加強價格干預、禁止多種必需品加價。其實管制價格以求壓低通脹的想法,並無新意,早在七十年代,美國尼克遜(Richard Nixon)總統在通脹壓力下,便曾實施大規模的工資和物價管制,最後當然以失敗告終。

迷信價格管制可以改善通脹下的社會問題,在於混淆價格與代價的概念;要取得貨品,價格可以、但不一定是全部代價。價格管制可以人為地壓低貨品名義上的售價,但受管制的售價不能平衡供求,迫使市場運用其他方式分配貨品,「走後門」、排隊隨處可見。市民付出的售價下降,卻需要付出排隊等非價格競爭的成本,兩者相加的總代價不一定因價格管制而減少。最重要的問題是,市民在非價格競爭中付出的成本—例如排隊的時間,不如價格競爭般,能從消費者轉移至供應者手中,反而可能成為無主孤魂、隨風消散。就如內地對成品油實施價格管制,曾有香港人親身經歷,在內地旅遊時,旅遊巴士途經六、七個油站而不得其油,司機苦況可想而知。價格管制限制了汽油售價,卻大大增加司機在油站大排長龍、四出尋油的時間代價。油價管制,油商固然叫苦,用家卻不得其利。

通脹是貨幣現象,價格上升只是貨幣供應過多的表徵,價格管制隱藏表徵無助解決問題,反而使市場失去價格訊息、並藉此平衡供求,更會在非價格競爭上虛耗社會資源。價格管制,既不利商、亦不利民,帶來的只是短缺和租值消散。


刊於1月19日蘋果日報論壇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did I see a typo about Richard Nixon's wage and price controls in the 八十年代? (I believe you mean 70s)

提到...

Thank you Anonymous, you are right. It is my fault, always get confused in 19XX and X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