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英中何以反對微調方案﹖

幾十所學校聯署反對教學語言微調方案,其中大部份是中中,不過幾間傳統英中也在其中,應作何解﹖

過去的母語教學政策,一刀切以學校為單位分為中中、英中,取得英中資格的學校數目約為百多間。現在的微調方案,跟過去一樣以學生能力限制所能接受的教學語言,只是將分割單位由學校改為班別。間接的效果是把擁有英語教學的學校數目增加至二百多間。

英語班的數目較英中和中中的二分法提供更多訊息。現在的英中,無疑仍會較其他學校開辦最多英語班,新訊息不會為其帶來甚麼好處。相反,現在的中中會因微調方案而為家長學生提供更多資訊,細化分級。這樣就如將過去甲等與合格的二分法,變成將合格一級再分為乙、丙、丁。

假如訊息成本不菲,過去家長只能以合格級別的平均表現—即丙等作為合格級別的參考。現在細分之下,丁等的人肯定不會開心而乙等的人則會得益。甲等的人呢﹖本身的訊息沒有受到影響,卻因為乙等的出現,使相對優勢減低。

由此可見,學校對於微調方案的反應注定是分歧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使用資訊的用家可以得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