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關於快樂指數

英國組織「新經濟基金」早前公布《幸福星球報告》,香港排名甚低,跟本地生產總值或收入水平表現相差甚大,於是不少論者認為印證了香港人有錢但不快樂的想法。

先不論快樂的主觀性與量度困難,深入這份《幸福星球報告》,便會發現其排名並非反應某地區的快樂水平,而是製造快樂的「效率」。假如單看快樂程度(life satisfaction),香港排名29;要是加上預期夀命(life expectancy)的考慮,香港的快樂年期(happy life year)排名19,只在歐美發達國家之後。由此可見,說香港人不快樂是斷章取義。

根據報告的定義,香港人只是製造快樂的「效率」太差而已。簡單而言,所謂製造快樂的「效率」,乃是以地區的快樂年期與所耗用資源的比率。耗用愈少資源,得到同樣的快樂,或是耗用相同資源可得更多快樂,為之有「效率」。然而,一個地區所耗用的資源必定與該區的生活水平相關甚大。正因如此,大部份已發展地區排名落後的原因,都不是人民不快樂,而只是生活水平太高所致。

傳統量度經濟活動的國民或本地生產總值,其缺點早見於高中的入門教科書之中。這些指標仍然沿用至今,並非知錯而不改,只是其非人性化的缺點,同時亦為其優點,因而使客觀性現仍難有其他指標可以取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