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在十一月六日《明報》的《理性與感性》一文中,提及智利的經濟改革。論經濟制度的優劣,難以如自然科學般在實驗室驗證,因此歷史經驗特別重要;正如中國的承包制、分產到戶等經濟改革措施,為研究產權轉變提供了寶貴的實證。可是梁文只以嘲諷「芝加哥男孩」為樂(這個沒有問題),斷章取義地論述智利的經濟改革(這個卻事關重大)。
梁文提到:
"這讓我想起1970年代初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發動血腥政變上台之後的故事。他起用了一群號稱「芝加哥男孩」的經濟學家,大力實行新自由主義的教條﹕私有化國企、放鬆金融監管、開放外資、降低補貼,當然還要大力削減政府開支。那群學者向他表示經濟的自然規律會發現它自己的平衡,通貨膨脹將迅速降低。兩年之後,智利的通貨膨脹卻達到了375%,幾乎是當年左翼執政時的兩倍。
……到了1982年,智利不只負債纍纍,通膨居高不下,失業率更衝到了30%(是左翼總統阿言德在位時的10倍)。如果智利當時沒有陷入更深的危境,那是因為皮諾切特的改革還不夠完全,沒聽佛利民和他弟子們的建議,將國營銅礦公司「克德可」(Codelco)私有化;這家公司為智利提供了85%的外匯儲備。
一直要到了1988年,佛利民訪問之後的13年,「芝加哥男孩」終於被甩到一邊之後,智利的經濟才總算穩定下來。"
梁文提到的數字大都正確,只是未有智利的經濟改革作出一個縱橫陳述。在智利推行經濟改革之前,屬於人民團結聯盟(Unidad Popular)的阿言德(Salvador Allende)於1970至1973年間執政,大力推行國有化、價格管制、提高關稅等措施。期間國家控制的企業接近500家,佔整個經濟產出的40%。在政府措施的刺激之下,經濟於初期確有不錯成果;經濟增長於71年達到8%,失業率則下降至約4%。可是,國有化帶來的高增長和低失業,很快便轉為政府和經濟的沉重負擔,政府財政赤字於73年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5%,而濫增貨幣供應以彌補財赤的做法亦使通脹高達500%。同一時間,智利經濟陷入衰退,國際儲備於幾年間流失超過80%,僅可支持不足一個月的入口所需。
隨後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發動軍事政變實施獨裁統治,同時推行經濟改革,包括進行私有化、取消價管補貼、降低關稅。私有化和嚴控政府開支使政府財政赤字大幅改善,兩年後回復財政盈餘。政府收支回復平衡,通脹亦得以隨之回落,最後在70年代末大致控制在30%左右;梁文所指改革初期通脹高達375%、及為1972年的2倍雖是事實,但未知(或未有提及)阿言德執政後期的通脹完全失控、超過500%。
當然,改革的確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石油危機,全球經濟增長於74和75年大幅放緩,美國更加陷入衰退,智利同樣不能獨善其身。其後智利政府於79年實施與美元掛勾的固定匯率,因為所定滙率偏高引致貿易赤字持續惡化,最終在外資停止流入的情況下出現金融危機。另外,改革頭十年的失業率大致維持在雙位數字,的確難以和阿言德執政時期相比;可是不要忘記,阿言德執政時期的低失業率,是以嚴重財赤和濫發鈔票支持,根本不能長久維持。
隨著智利政府於85年容許貨幣貶值,出口因而大幅增長,智利經濟進入較為穩定增長的時期。其後即使皮諾切特於89年結束獨裁統治、艾爾文(Patricio Aylwin)當選總統,智利仍然繼續推行減低關稅等開放市場措施。其中發展並非簡單如梁文所言:「芝加哥男孩」終於被甩到一邊之後,智利的經濟才總算穩定下來。
只要研究過智利的經濟改革,便會瞭解智利的經濟改革、開放市場措施並非直線而行,期間或進或退,而改革期間實行的政策亦或有錯誤。經濟制度固有得失,惟應以擺事實、講道理方式討論,若然論者妄顧歷史的緃橫發展、只是因人廢言,對於討論只會有害無益。
4 則留言:
最終還是沒有刊登出來?實在可惜。
未知君可有察覺,現在風頭火勢,高舉市場,隨時被人罵過狗血淋頭。
真有點為難。
寫作能夠控制之事,無非盡己能,罷事實、講道理。以此為信念,別人罵否,無關重要。且互勉之。
點解唔quota埋智利近十年的經濟成就﹐同經濟自由度的排名﹐文章咪仲有說服力。
hevangel:
若依梁文所指,恐怕智利現在任何的經濟成就,無非只因"「芝加哥男孩」終於被甩到一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