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

練乙錚先生在其專欄談及「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因該組織最近發表了一份〈香港上市企業內地血汗工廠報告〉,直斥玖龍紙業為血汗工廠。

如練所言,「香港大專學生有支持正義、介入社會的傳統」,熱誠之心可敬、但不明現實社會之運作而以一己準則試圖改變世界則是可怕。去年該組織以迪士尼為目標,正當部分媒體大表讚揚之際,《星島日報》卻如下報導

"中大女生丘梓蕙去年調查指深圳多家生產迪士尼產品工廠,嚴重剝削工人利益,惟報告卻惹起軒然大波,其中一家被點名批評的深圳煌星廠,疑遭迪士尼取消定單,上月底執笠,八百工人臨近春節前失業,廠方與工人皆指責丘為工廠結業的「罪魁禍首」。丘表示理解工人心情,並強調永不言悔,但對於迪士尼的做法感到無奈。"

調查可以、失業可悲,但是面對本欲幫助人士的指控,只是輕輕表示永不言悔,才是可怕。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所見略同

消委會最近所作的調查,暗指超市謀取暴利之心路人皆見。週一之文剛以此為題,今日陳德廉亦於其經濟日報專欄提及此事,所見略同。其中兩點重要:

"分別把價格定於相同水平可以是激烈競爭帶來的後果,又亦可以是暗中合力把價格推高的後果。"

"消委會在報告中的暗藏假設是,貨品貴代表顧客受騙……但報告並沒有指出賣貴米那兩間超市離另外三間超市或雜貨舖有多遠……(差價可能)代表往返其他超市或雜貨舖的交通費。"

調查結果公布之後,利益團體摩拳擦掌、市民卻是反應冷淡。調查所得,市民未知能否得益,反而消委會即便老實不客氣的要求政府增撥資助、擴充其「物價隊」來了。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一語中的

《星島日報》報導陳坤耀對於副學士問題的意見:

"曾批評副學士政策有如大煉鋼的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指出,不少副學士以為畢業後,百分百即時銜接學位,政府推行廿二招改善副學位措施中,未有針對學生這個錯誤期望,難以徹底根治問題。他又警告,若當局未能確保私立大學的質素,只把副學士的認可問題拖延數年,浪費社會資源,呼籲院校減少自資銜接學位的學額。

陳坤耀昨接受訪問時表示,教育局推出第二階段專上教育界別檢討報告的措施中,如提供助學金及低息貸款等,對副學士生確有幫助,但未有針對學生持錯誤期望的問題癥結,「不少同學讀副學士,要即時銜接大學,還要快過正途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有些副學士生的成績很好,應有第二次機會,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他續稱,美國的社區學院只有約兩成畢業生直接升讀大學,他認為,以本港的情況,若有四至五成副學士畢業生,能直接升讀大學亦可接受。"


副學士問題主要來自錯誤預期(當然,借勢起哄的也不少;有學生聲稱因為讀書而負債纍纍、要求政府免債,實在不知是學費忽然上升,還是學生家道忽然中落),服務提供者固然可以誤導學生,但與其他各種課程相比,副學士出現如此大規模的錯誤預期,唯政府有如此能耐。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艾智仁與甘泉航空

甘泉航空開業年半結業,可謂「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其中或與經營策略有關。

艾智仁說過,運輸成本以量計,相對貨物的質素與價格而言,是為固定成本。價高則固定運輸成本所佔比例較少,因此國家傾向把高質高價貨物出口。

廉價航空所倚者,減服務以降成本,相對航程而言,服務成本較為固定。航程遠則用油成本增,固定的服務成本所佔比例亦少,因此長途的廉價航空所得相對價格優勢不大。把艾智仁的理論反轉過來,「少油短途」的航程才會有利廉價航空。

作過簡單調查,香港至英國的航程,廉價航空機票不過做到「正常航空」的六折;曼谷至新加坡的航程,則能達一成,可見相對價格優勢相去甚遠。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逐租的最佳示範

大量公共空間被「釋放」後,有團體立即舉行活動「宣示對公共空間的使用權」。這種活動,除了有助相關團體「揚名立萬」外,見不到對公眾使用公共空間有何作用。

公共產(common property),惟逐租(rent seeking)矣。衝突、使詐、被補,租值消散(dissipation of rent)也。

奇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陳純菁教授,在《信報》談及醫療改革時竟有如此奇論:

"將醫療支出轉嫁到個人身上而推行只由個人承擔供款的計劃不但欠缺公平,更有違道德。"

難道政府支出不是由個人承擔的﹖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資本主義應受道德約束

曹仁超先生在《信報》專欄以《資本主義應受道德約束》為題發表文章,其中談及:

"阿當史密斯1776年出版慨《原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視為資本主義慨聖經;但早一步出版慨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卻鮮有人提及。資本主義如不受道德觀念限制,係十分可怕慨事。响西方,制衡資本主義慨背後有大憲法(constitution)及基督精神(christianity),亦即資本主義鼻祖阿當史密斯所講慨道德觀念。次按危機慨出現,就係因為西方國家忘記佐道德觀念,當人人忙於追求短期利益而背棄道德觀念時,便引發呢次金融市場瓦解!世界經濟正加快由實質(tangible)走向虛擬(intangible),大量衍生產品出現及大量金融產品,已非法例可以規限,今時今日更加需要慨就係道德觀念,一如十五世紀西方發展企業時所強調慨企業文化。例如《信報》一直強調「理性分析」,上述就係《信報》慨企業文化。面對政治、經濟、社會民情,《信報》都從理性一面去分析,從不煽情、激情或感情用事,因為此乃本報慨企業文化。資本主義源自西方,踏入二十一世紀,西方國家漸漸忘記道德觀念,形成危機一個接一個,有違阿當史密斯教導。"

道德較玄,其實文中以風險代之亦無不可。要使行為受風險(道德)約束,讓漠視風險(道德)者受到懲罰至為重要。問題在於,部分政府為求短期經濟穩定,一而再、再而三地挽救漠視風險(道德)者、使其免受懲罰,行為自然難以受風險(道德)約束。若然香港解決九七樓市崩圍的方法,是政府補貼利息支出、寬免樓按債務,今天的樓市肯定很「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