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林行止的自白

林行止先生早前於《信報》的一段自白,「寫了三十多年政經評論,筆者對過去理直氣壯地維護資本主義制度頗生悔意」,蕭滿章前輩處率先刊登了楊懷康先生的想法,其中一段最為發人深省:

"讀了海耶克 的《自由的憲章》才恍然大悟,蘭德的桃花源跟馬克思「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 地上天堂一丘之貉而已;兩者的終極目標雖則南轅北轍 —— 在蘭德的理想國裡人 人自私自利而社會和諧富足,在社會主義的烏托邦則人人無私奉獻而一切天天向上 —— 可是其出發點則如一,那就是嚴復說的「強物情,就己意」;無論是蘭德或 馬克思都蔑視生活現實,追求他們的理想則必然不擇手段,踐踏扭曲人性,竊瀆人 的尊嚴。"

從來不是甚麼主義的信徒,主要相信的是價格分配(張五常教授所說的,「千規律,萬規律,經濟規律只一條」)及個人選擇;個人選擇,包括個人自願放棄部分選擇權利,公司的組成便為一例。

制度的選擇,從來不是追求烏托邦,只是在考慮交易費用之下,兩害取其輕;反對政府干預,主要也非認為市場可以得出一個完美無瑕的結果,而是不認為政府在相關方面有任何交易費用的優勢。

我們都浪費不少時間尋找餐廳,中央為各人安排特定用膳地方可以減少「浪費」。問題在於,政府如何得知各人喜好﹖掌握喜好的成本又是否較自行尋找所「浪費」的時間為少﹖

5 則留言:

VC 提到...

明錯。

張五常錯。

Unknown 提到...

我認為,林行止不可能忘記社會主義的為禍,即使他對自由市場感到失望,也沒理由改投社會主義的懷抱。

反而,我認為以下一句才是重點:

「一套『向錢看』與社會公平間平衡發展的政策」

未知你有甚麼意見?

薯字

提到...

薯:

時間,往往使人忘卻現處之好、他處的壞;身邊的人,似乎通常也是評現在工作之非、念過去工作之是多。

在蕭滿章前輩處說過,「社會公平」一詞的意思含糊,未知是否指平均分配。「平衡發展」的政策是指提供福利,還是價格管制之類的措施,分別也很大。

「主義」一詞意思含糊,我關心的主要是分配資源的機制。假如「一套『向錢看』與社會公平間平衡發展的政策」變成一套既以價格、又以官員按「社會公平」準則主導分配的機構,看來官員上下其手的機會會大增。

Unknown 提到...

明:

講機制,現時香港的福利機制算不錯了,但有些地方﹝特別是落後地方﹞仍有好多不足,例如在大陸,理論上讀書不用付錢,但沒書讀的孩子仍有很多,真奇怪。

講良心,市場當然也要講良心,有良心,交易費用會較低。這方面,我寫過一篇文章《自律與自立》:

http://potataochick.wordpress.com/2008/03/20/%E8%87%AA%E5%BE%8B%E8%88%87%E8%87%AA%E7%AB%8B/

hevangel 提到...

讀書雖然不用錢﹐但讀書還是有機會成本﹐﹐例如失去工入補幫家計的收入。

免費讀書不夠﹐至少還要包兩餐同校服﹐才有足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