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強醫金」會去了哪裡﹖

醫院管理局於今年底開始,分階段推行「售藥計劃」,病人可在公營醫院的藥房,買齊醫生處方的所有自購藥物。醫管局於2005年為縮減開支,推行自購藥物政策,公營醫院病人需要自費購買部分如生髮、減肥等療效不明顯並費用昂貴的藥物。「售藥計劃」,便是為了方便公營醫院病人於公營醫院內的藥房,購買自購藥物。

醫管局稱「售藥計劃」不為賺錢,若有收益,會用作增聘藥房職員或購買藥物,不會撥作醫管局收益。以公帑營私賺錢,故然是與民爭利,但計劃能否賺錢仍是一個疑問。醫管局並不是一開始便打算「兼營」藥房,而是希望把服務外判予私營承辦商。可惜,由於醫管局要求私營承辦商必須同時在一些偏遠醫院開設藥房,令投標者卻步。一個私營藥房認為難以圖利的計劃,未知以「效率」聞名的公營機構有何良策可「扭轉乾坤」﹖萬一計劃虧損,當然不會是醫管局高層自掏腰包,而是以公帑付鈔。盈則增聘職員、虧則公帑付鈔,難怪醫療體系急需融資。

醫管局的大計,當然不只涉足藥房這樣的區區小事。根據報章報導,醫管局正計劃仿效外國大城市,新建一所綜合性「旗艦」兒童醫院,提供「超專科」一站式治療,涉款逾億。興建的原因,根據報章引述醫管局的消息人士所稱,也不過是「英國倫敦、澳洲墨爾本等大城市,都有知名的兒童醫院,沒理由香港無」。而計劃中的「旗艦」兒童醫院落成後,原本設有兒科病房的醫院及原來位於大口環的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均可繼續保留相關服務。只建不撤,絕對是公營醫院的多贏方案,所需要的也不過是多一點「醫療融資」而已。

「強醫金」的構思,無非是希望市民為自己的醫療支出早作儲備,以減輕公營醫療開支的壓力。「強醫金」的問題很多,在此不談其他;單看醫管局如此積極的「大展拳腳」,恐怕更多的「強醫金」也只會是泥牛入海,連實施「強醫金」最根本的良好願望也難以達到。

公營醫療由公帑資助,收費較私營為低,輪候時間成為平衡兩者需求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服務質素亦為其一)。因此,嘗試縮短輪候時間的努力(像外判手術給私營醫療機構)往往是徒然的,亦造成了公營醫療長期供不應求的假象;事實是,以公帑資助的服務,供應從來不難製造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Say’s Law),過去的免費急症室服務,便製造了各式各樣的「急症」。

香港的公營醫療,現在不分貧富、不論資格,為全港市民提供差不多所有醫療服務,造成全港醫療支出近半屬於公營體系;「醫療融資」的問題,究竟是否應該只問融資不問開支,讓「強醫金」為醫管局將來的支出作背書﹖抑或應該重整公營醫療體系,對其服務範圍及服務對象大加限制,讓市民少點為醫管局各種雄心萬丈的大計、宏願付鈔,多點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8月23日刊於蘋果日報論壇

4 則留言:

波蘿游 提到...

「強醫金」最重要係私人戶口,唔係大鑊飯,就達到基本功能。至於如何或何時應用,例如:買保險,看私家醫生 / 公營,門診 / 手術費,等,可另行討論。醫管局的營運效率,不應該阻遲「強醫金」的推行。

醫管局兩大問題:

1. 以納稅人津貼,不分貧富,無市場定位,同私家爭生意

2. 不知何解每次會診或病房“成本”,比私家收費還高
(儘管醫管局有著以下先天優勢:醫院免租,醫生人工平均比私院低;平均醫生個案多私院很多,應有economy of scale;設施因為大量採購,成本應較私院低),成本效益消失在那裏?

提到...

薪金是市民的私人財產,市民的用途很多:養育子女、置業、進修,為什麼醫療要政府干預,強迫儲蓄(總不成要「強子女金」、「強置業金」吧)﹖

政府給我們的原因,是人口老化,將來的醫療開支會上升,納稅人口會減少;一加一減,稅款必急升。

「強醫金」是減輕下一代稅款的做法,即公營醫療機構將來會加價,從而收回更多成本。如果公營醫療在收回更多成本的同時,卻大幅增加需資助的新服務,到時下一代的稅款不減,「強醫金」豈非成為公營醫療擴充的資本﹖

答君之第二條問題。成本效益消失在那裏?君為市場經營者,應深知無圖利動機的機構,成本都在「效率」中消失了;君不見過去的公營郵局,如何被私營速遞殺下馬來﹖

波蘿游 提到...

黃兄:

我認為「強醫金」如何應用跟公營醫療的效率高低,是兩碼子事情,不應混為一談。「強醫金」要發揮作用,最少要累積二十年,到時所有今天倡議「強醫金」或醫管局高層已經退休,不會受惠於「強醫金」,將他們打成制度受惠者,恐怕是過於陰謀論。

郵局經營困難,主因是不能選擇顧客,有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要照顧
所有市民需要,包括$1.4 就可以寄信到蒲台島,私人公司則沒有此包袱,可以揀客.

但醫管局每個醫生要照料那麼多病人,其人工又比私家醫生低;為何醫管局病床的平均成本($3000/day),比私院的收費(連利潤)高(私院平均千多元),的確要找「專家」分析一下。

提到...

波蘿游君:

與君不同,我認為「強醫金」的實行跟公營醫療的開支甚有關係。「強醫金」是市民納稅後(不要忘記部分稅款已經是為公營醫療而交),額外為醫療作出的承擔,目的是減輕下一代的稅款(這點君之文章亦提及,不贅)。

如果公營醫療不停「擴充業務」,這一代被強迫儲存後,下一代的稅款依然,這不是君所願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