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界爭取同工同酬大聯盟」發起9月5日工業行動,罷工半天。表面看來,目標似乎很清晰,就是向政府爭取同工同酬。可是,細心想想:為何會出現當今的同工不同酬情況?六年前,政府調整對社福機構的資助模式,由直接津貼成本,改為一筆過撥款(LSG)。換言之,社福機構從此需要自行管理自己的財政,萬一「使突」,便要自行想法子,再不能「攤大手板」向政府討資助。因此,開源節流成了社福機構營運的宗旨。為了節省成本,除了裁員,便是向新入職員工的薪酬開刀,造成社福界從業員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NGO管理層偽善卸責
那麼,形成今天同工不同酬情況的「罪魁禍首」是誰?答案有二:一是LG的實施;二,也是最直接的,就是調整當時(甚至現在)新入職員工薪酬的社福機構管理層,亦即所謂各非政府福利機構的「高級社工們」。爭取同工同酬是很冠冕堂皇的口號,實際點說,即是要求加薪。爭取加薪,人之常情,但社工們,你們務必認清向誰爭取。我們從事非政府福利機構(NGO),並不屬於公務員團隊。那麼,加薪便應該向NGO的管理層爭取,而不是向政府爭取。政府是不會當「決定加薪予NGO員工」這種「丑人」角色的,更遑論會「承諾把額外資源撥給社福機構用於加薪」,趕這一趟渾水了。
社福界的同業們,從這件事上便看到了社福機構管理層的偽善與卸責的行為了。調高NO員工薪酬的決定權,明明是這班從事機構管理的「高級社工」之責任,她們卻以「爭取同工同酬」為藉口,把加薪訴求這個燙手山芋拋給政府,自己則自命清高,強行霸佔道德高地。
筆者認為,9月5日的工業行動,如果是向政府爭取增加對社福機構的撥款(或者要求取消LSG)是相當合理的,因為現時社會上的弱勢人士對社福需求日增。本年3月的財政預算案,當時的財爺唐英年也計劃增加對社福界的資助。至於將來若承諾兌現,額外所得撥款的這個「餅」怎樣分割?怎樣平衡地用於服務對象以及員工的薪酬上?這就是負責管理的「高級社工們」之責任,不要把同業的視線錯誤引導往政府身上。
別以弱勢社群作藉口
筆者十分同意幾天前社工「公仔」君的論點:「要目標明確,不要推弱老殘障上街爭取自身利益……」動輒以弱勢社群作藉口,背後的動機與筆者上述的論點同出一轍,就是把責任推得一二淨。「服務對象得不到好的服務,是因為我們得不到足夠的撥款資助,錯不在我們身上。」不錯,撥款不足已是鐵一般的事實,LSG的實施也值得商榷,但社福機構管理層也責無旁貸。「高級社工們」,請不要做怨婦,假冒為善,惹人憐憫,正如公仔君所說:「問題在於社工們有否智慧解決困難,有否雄心投入資源,化危為機,讓更多受窘者得益。」現時有不少NGO管理層,即那班「高級社工們」,作風官僚,閉關自守,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對內只懂節流而不懂開源,對外則害怕面對自己的服務對象,把社工「對人」的理念拋諸腦後,接觸服務對象的責任全推給前線社工,甚至是非社工職系的員工,而他們則整日躲在冷氣房內幹所謂「行政策理」。須知道,管治的理念是以人為本。日復一日,不是縮在辦公室,就是開會開會再開會,試問怎樣了解服務對象的需要?怎樣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
除了平安鐘這個商業化的成功個案外,某些社福機構也積極開源,開辦自負盈虧服務,例如與所屬區域的醫院合作,分擔長者出院後的跟進工作,使更多弱勢社群受惠。這些成功例子,又會否那些不思進取的「高級社工」汗顏呢?
高級社工應自我檢討
環顧現時進行中的工業行動,學歷與專業社工有天淵之別的扎鐵工人,尚且堂堂正正,簡單直接地爭取他們加薪的訴求。相比之下,「擅長行政管理的高級社工們」則呼籲同業挾弱勢社群作籌碼,兼打「爭取同工同酬」的旗號,曲線爭取政府加自己人工。這種做法,不禁令人想起阿富汗塔利班組織挾持南韓人質,要脅阿富汗政府釋放囚在獄中的「自己友」的做法。
其實,爭取自身利益並不是罪過,問題是要合情合理。理直則氣壯,簡單直接地爭取是最佳方法。以弱勢社群做籌碼是一種「既要當娼,又要貞節牌坊」的小農行為。「高級社工們」,請你們維護社工行業的尊嚴,檢討自己所管轄機構之政策,多些走進人群,真正了解服務對象及前線員工的需要。否則,社福界前景堪虞,社工尊嚴難免遭遇掃地的厄運。
社福界從業員 高華施
轉載8月30日蘋果日報論壇
其他相關文章:身為社工我認了、社工們,認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